支教感言 | 短期支教一定是恶吗?

第一次知道“爱的代码”是在朋友圈里,那时候互联网上有关短期支教危害性的文章铺天盖地,“短期支教”像一个恶魔,“键盘侠们”“正义之士们”用评论和文章批判着这项活动,一时间它优点全无,仿佛只要你做了,就是错。

每一个参加短期支教的志愿者都被扣上了一顶虚伪的帽子——“花一笔钱去做公益,实际上只是自我感动并没有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千金小姐大少爷下乡去过“乌托邦式田园生活”,既打扰了村民又浪费了孩子们的时间”,上述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存在,并值得大家去指出错误,但不代表可以一棍打一船。

在我知道“爱的代码”这个组织的时候,我立刻去检索了它的相关信息,我发现虽然是短期支教,但它具有连贯性,不属于一次性支教,教学方面,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培训,队伍中不乏教师及心理专业的学生,与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有专业教材备课培训下的性教育课程,有效防止了山区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等等,在做完功课后我决定加入爱的代码大家庭。

在去支教以前,我像很多老师一样、像很多宣传片里一样,想当然得认为山里的孩子都是淳朴的、渴望知识的,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理想化,不爱学习的孩子大有人在。

一次,我告诉一个小男孩不可以撕书的时候,他姐姐冲过来恶狠狠地瞪着我说“我打死你”,当时的我呆住了甚至有些惧怕,我还没有见过如此偏激的情感,我甚至不知道我该狠狠地责骂她警告她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解,直至后来做手工的时候她拿着一张反复折叠到已经不成形的脏兮兮的卡纸认真的问我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发现其实她只是个孩子。

“六七岁的孩子狗都嫌”处于最调皮捣蛋时期的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难对付,但我们知道他们可能不是好学生,但一定会是个好孩子。

 

也许很多年以后,只有少数几个念了高中或是念了大学的孩子,才会在某天明白几个午后对着他们语重心长、促膝长谈的甜筒哥说的是什么意思,有些哥哥姐姐告诉过他们,在这个善与恶并存的世界里,请不要害怕,用知识让自己强大。

每当小朋友打给我电话的时候,听着他们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他们的近况和思念,我都会肯定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我宁愿我们是作为大哥哥大姐姐们去陪这些孩子度过一个或许可以懂得一些东西的暑假,就像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大哥哥大姐姐一样。

在此,我还要对此次和我同行的小伙们表白,也许是因为相同的选择,每一个人都显得那么志同道合,彼此的友情也并未因支教的结束而结束,很荣幸也很开心认识你们。 

“支教之于教育相当于补品之于身体”,去支教是一件伟大的事吗?不伟大,不高尚,也不是奉献,这些词的帽子太大,让简单的公益变得遥远,只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撰文/满满 

编辑/满满

图片来源/2016爱的代码湘西支教团队